皮瓣的定义:皮瓣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活组织块。任何皮瓣均有三部分构成基部,蒂部,瓣部。
皮瓣移植是将某一部位的一块带有血供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皮瓣移到另一个部位达到消灭创面,整复畸形的目的。皮瓣移植是修复创伤组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将供区皮瓣连同动脉,静脉,神经相吻合,使移植皮瓣成活,重建血液循环。适应症有:修复大血管,神经主干,肌腱,骨,关节裸露的创面。
皮瓣分类:按形态可分为扁平皮瓣与管形皮瓣;按取材及修复缺损部位的远近而分为局部皮瓣与远位皮瓣;按皮瓣血循环类型分为任意皮瓣与轴型皮瓣。
皮瓣术后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2.保暖、禁烟。 3.术后患肢体位。4.末梢循环血运的观察。5.术后疼痛。6.术后饮食的护理。7.康复期的护理。
保暖禁烟:寒冷及低温易致血管痉挛,吻合口栓塞、危及皮瓣的存活。皮瓣术后保暖是必要的,病室温度在25℃左右,烤灯局部照射,采用40W-60W,灯距在30cm-45cm,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造成外围血管的强烈收缩,术后严格禁烟及保持周围无烟环境。
术后患肢体位:绝对卧床,保持患处妥善固定制动,避免皮瓣牵拉和受压。具体体位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尽可能舒适的体位,抬高患肢15-25cm,有利于静脉及淋巴回流,减轻皮瓣及患肢水肿,防止皮瓣受压。以避免血管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告知患者体位放置的重要性,以保持皮瓣的成活。
末梢血液循环的观察:一、皮肤颜色观测,颜色偏淡、偏白为动脉供血不足,颜色偏紫为静脉回流不畅。二、皮肤张力观测,张力过低、无弹性为动脉供血不足,张力过高、肿胀剧烈为静脉回流障碍。三、毛细血管回充盈时间观测,用棉签或指床压迫移植皮肤呈现苍白,压迫物移去后在1-2s内转为红润,慢为动脉供血不足,快为静脉回流障碍。
温度,在室温25℃时,正常皮温在33℃-35℃。
术后疼痛的缓解:疼痛使血管收缩和痉挛,局部供血不足,吻合口血流减慢,容易发生血栓,使血管阻塞。妥善保护患肢,制动肢体,预防性应用止痛剂。
康复期最重要的就是定期复查,注意保暖,加上适量的功能锻炼。